丁二烯橡胶期货和期权挂牌交易不仅改变了顺丁橡胶自身价格的逻辑,也改变了顺丁橡胶的供需和交易方式。本文将从市场供需和交易方面对这些变化进行阐述。
现货市场的供需和交易逻辑
在讲述顺丁橡胶期货市场之前,我们先阐述顺丁橡胶现货市场的供需和交易逻辑。
顺丁橡胶市场的供需关系主要建立在实物商品——顺丁橡胶上。现货市场的供应主要指顺丁橡胶的生产量和指导价,需求主要指顺丁橡胶的采购量和交易价。
顺丁橡胶的供应方和需求方直接进行接触,交易方式可以是“工厂—工厂”的直供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市场中介进行的贸易方式。供应方根据需求方的需求预测和市场需求规模来制定供应计划,而需求方则根据评估市场供应规模和供应方的供应能力等因素来制定采购计划。双方彼此依赖对方信息来做出决策。
基于此,顺丁橡胶形成了现货市场的交易逻辑,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即现货交易和远期交易。
现货交易是主流方式,买卖双方直接以实际商品价格进行交易,满足市场即时需求。
远期交易主要由民营生产企业提供。远期交易使得部分货源延迟1-3个月后再流入市场进行交易,以降低近月现货供应竞争风险。然而,远期交易存在着毁约等风险。国营企业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并通过签订合约、直接供应工厂的方式实现交易。
期现市场的供需和交易逻辑
期现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的供需逻辑相对复杂,主要涉及顺丁橡胶现货市场顺丁橡胶供需与期货市场的合约“供需”的交互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期货交割货源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指标。高利润刺激顺丁橡胶企业实现高产,但是对国营企业的刺激力度很小,国营企业的供应水平相对非常稳定。生产亏损势必会压缩民营企业生产量,因此民营企业将会在生产和不生产、履约和违约中寻找自我平衡点。因此未来顺丁橡胶市场供应将会出现“高亏损、高供应”的局面。
其次,套期保值等交易策略使得现货的交易时效和数量将会发生变化。这些策略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供需变化对现货市场的冲击。比如在顺丁橡胶现货价格下跌的行情中,现货商不会像以前一样急于抛掉手中的现货,而是倾向于将产品保留在仓库中等待更有利的价格。
企业类型 |
预估BR9000年产量(万吨) |
直供或远期比例 |
预估区间(万吨) |
国营企业 |
55 |
60%~70% |
33-39 |
民营企业 |
40 |
40%~60% |
16-24 |
总计 |
95 |
—— |
49-63 |
数据来源:金联创
最后提供持仓量为指标的期货供需关系。比如在9月25日,丁二烯橡胶期货现有持仓量10万手左右,约50万吨。而作为能够交割的顺丁橡胶企业的BR9000年产量大概在60-70万吨。很明显,两者已经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这将导致丁二烯橡胶交割品明显不足。
在顺丁橡胶期现市场的供需逻辑下,顺丁橡胶增加了很多交易机会,这种交易机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或高杠杆进行丁二烯橡胶期货交易。相对于在现货市场直接购买或销售顺丁橡胶,期货交易提供了杠杆效应和多样的交易策略。比如套利商的介入,将会卖出期货合约和增加现货的采购,将会使得近月的供应量减少,但是对远月的供应量又形成冲击。这种交易机会重要集中在期货市场增加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交易。丁二烯橡胶期货合约的上市将吸引更多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交易者进入市场。投机者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买卖交易,以追求利润。套期保值交易者可以利用期货合约锁定丁二烯橡胶价格,尤其是生产企业在现货下跌行情中降低出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