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视点 - 详情

韩国PX、SM等化工品出口份额下滑

2024-06-11 16:34:47

相关数据显示,韩国芳烃和烯烃的出口在过去五年中略有缩减,如2018年至2023年,韩国对二甲苯、苯、甲苯、异构、苯乙烯出口总量下滑了15%,其中PX和SM出口量下滑幅度居前。

PX来看,PX是韩国石化行业非常重要的产品之一,约占石化产品出口总额的13%。随着中国自给率的提高,该产品出口数量有所下滑。金联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PX产能8882万吨,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PX生产国和消费国,涉及产能4593万吨;而亚洲产能集中在东北亚,全球PX前五大产能位于中国、韩国、印度、日本和美国。从亚洲地区看,中国是最大的净进口地区,其次是中国台湾、印尼,PX出口则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印度等地,而这些地区出口主要流向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国内PX进入新的一轮投产周期后,PX的进口量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22年PX进口依存度下滑至30%,2023年PX进口依存度下滑至22%。当前国内PX仍然存在的需求缺口,需要进口货源来补充。从2022年PX进口来源国来看,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是韩国、日本和文莱,2023年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则是韩国、日本和台湾。

2023中国PX进口量在906.5万吨,为连续第五年下降。结合历年进口来源国去看,韩国稳居第一,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由于前期韩国PX产业发展较早且产能增速较快,而下游PTA产业停滞不前,这就造成本国PX供应严重过剩,约70%%的PX依赖出口,而中国长期存在供应缺口,因此韩国PX主要出口到中国,2019年从韩国进口PX高达60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0.5%,随后几年从韩国进口PX陆续减少,2023年从韩国进口PX降至390万吨,不过进口占比依然较大,占总进口量的43%。韩国PX出口到中国的量逐年减少,而韩国出口至东南亚以及美国的量略有增加。由于韩国PX存在供应压力,2019年至今韩国PX产能变化不大,截止2023年韩国PX产能在1030万吨,较2019年仅增加40万吨。从日本进口PX排行第二,像韩国一样,日本本国PX供应过剩,约80%的PX出口,虽然到中国的量呈现下降趋势,不过降幅不大,截止2023年中国从日本进口PX在165万吨,较2019年仅减少45万吨。从中国台湾进口PX排行第三,近几年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PX变化不大,基本在100-126万吨之间波动,不过2020-2022年期间从文莱进口PX量略大,文莱恒逸石化PX产能150万吨/年,主要供应国内PTA工厂,属于集团自供。此外,从印度进口PX近几年表现为持续缩量,2019年从印度进口PX在128万吨,2023年从印度进口PX仅2万吨,跌幅达98.44%。

2018年以来韩国PX出口缩减了34%,到2023年降至480万吨。未来中国PX供应稳步提升,新增主要为一体化装置,下游PTA产业同步扩能,完整产业链模式下国内供需关系更加平衡,不过PX行业依然存在部分供应缺口。

SM来看,韩国地区SM也面临来自中国的货物竞争,今年3月27日韩国 LG化学关闭了其位于丽水年产30 万吨的最后一套装置,正式退出在韩国的SM生产,LG化学目前也成为韩国最活跃的SM买家。与此同时,4月9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苯乙烯启动反倾销调查,初裁将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在此之前,中国商务部曾于 2017年6月对原产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进口苯乙烯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 2018年6月23日起对原产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5年之后,商务部继续对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结果将于 2024年6月 23日前公布。期间,对韩国企业征收6.2%-7.5%不等的反倾销税。

近几年随着当地关停装置增多,韩国当地供应缺口增大,进口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出口量持续缩减。据海关数据显示,韩国 SM 出口量在 2020年之后维持下滑态势,降幅高达六成以上,2023年韩国出口量仅29.5万吨;而进口量以2023年增长最为迅猛,当年进口量高达77.5万吨,较近五年低点增幅高达79%。

总体看,韩国对中国石化产品出口的依赖度逐年下降,部分品种出口份额的下降已被欧盟、北美和印度等市场代替。随着中国自给率的提高,相关行业也正在积极寻求新市场。

作者:常婷 崔靖 边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