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冶炼酸产能受到一些限制,面临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的要求,硫磺制酸市场占有率顺势继续提升,但硫磺制酸也并非要一家独大,两者更多是并行发展,只是硫磺制酸在项目新建和技术升级方面确实更活跃一些。
下面是硫磺制酸和冶炼酸在生产工艺方面的简单对比:
特性 |
冶炼酸 |
硫磺制酸 |
原料 |
有色金属冶炼烟气 |
硫磺 |
本质 |
环保副产,资源化利用 |
主动生产,原料依赖进口 |
2025年产能状况 |
受铜矿供应紧张、冶炼厂减产影响 |
新扩建项目相对活跃 |
核心约束 |
矿产安全、冶金主业波动、能耗限额 |
硫磺价格波动、能耗限额 |
技术趋势 |
节能降耗、数字化管理 |
大型化、一体化、余热利用、数字化 |
政策导向 |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能效 |
鼓励先进节能工艺 |
数据来源:金联创
从以上工艺对比可见,冶炼酸是铜、锌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属冶炼的开工率。近期全球铜矿供应紧张,导致冶炼厂加工费承压,有的甚至被迫减产或接受负加工费,这间接减少了硫酸的产出。有消息称,国际铜矿供应危机预计持续至2030年,这意味着冶炼酸的产能受限情况在中短期内可能还要持续。
同时,所有的硫酸生产工艺,包括冶炼烟气制酸、硫磺制酸和硫铁矿制酸等都面临严格的能耗限额国家标准约束,这要求现有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也提高了新建项目的门槛。
相比之下,硫磺制酸利用额外产出的蒸汽效益,在新建和扩建项目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很多是配套下游磷肥、钛白粉等产业的一体化布局。例如鲁北化工就投资建设了年产60万吨的硫磺制酸装置,以完善自身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满足园区内肥料和钛白粉生产的需求,并利用余热发电,山东荣盛储运有限公司也在着手建设产能40万吨的硫磺制酸项目。
不过,硫磺制酸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原料硫磺价格波动较大。并且中国硫磺大量依赖进口,其价格受国际供需、航运等因素影响显著。特别是今年,在印尼需求硫磺量也大幅增加下,硫磺市场出现大涨行情,导致硫酸下游利润严重受损。这和21世纪初因中国大量投产硫磺制酸装置导致中国进口硫磺价格出现暴涨如出一辙。
未来硫酸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产能结构优化与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像湖北省出台的危化品目录中,就明确限制30万吨/年以下的硫磺制酸装置和20万吨/年以下的硫铁矿制酸装置。这也贴合了国家产业升级的大方向,旨在推动硫酸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淘汰落后产能。
其次,技术升级与节能降耗要求提升,无论是冶炼酸还是硫磺制酸,节能降耗、数字化转型都是大趋势。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推动了一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焦炉煤气脱硫零废液成套技术及全硫制酸耦合工艺,旨在实现硫资源的高效回收和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再次,确保原料多元化与供应链安全,目前原料硫磺对外依存度过高,其价格波动促使企业关注供应链安全,2025年原料硫磺大涨已严重冲击政策设计初衷。冶炼酸作为副产品,其价值在于对冶炼烟气的资源化利用,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后续为保证硫酸供应安全,多种硫酸供应途径依旧要同时兼顾,控制硫磺制酸扩展步伐。